博彩导航

EN
Language: ENGLISH 宁波大学

本科教育

博彩导航 人才培养 / 本科教育 /

      为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培养“宽口径,厚基础,强能力,高素质”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,学院各专业采用基于“平台+模块”课程结构体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。学院现有5个本科专业。各专业修业年限四年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学院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招生人数。

        通信工程专业(多媒体方向、数字通信网方向)

            宁波大学“通信工程”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,目前该专业在浙江省属高校位列第一,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五星级专业(2022年在全国541所高校中排第17名),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已于2021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、新兴特色专业、优势专业,宁波市品牌建设专业。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,专任教师34人,其中教授13人、副教授(副研究员)18人、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达100%,博士比例96.7%以上。本专业拥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院士1人、国家级专家1人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等高级别人才1人,省杰青基金获得者4人,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2人。所培养学生优秀,在考研、创新科研和竞赛等方面全校领先,就业率高、就业单位优质、起薪高、后劲足。近20年来,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1500余名毕业生。目前,每年招收本科生90余名、研究生100余名,现有在校本科生350余名。近五年,该专业学生毕业率、学位率超过99%,平均就业率达到97%,升学读研率40%左右(今年2022届42%),考入“双一流”高校比例达95%以上。该专业录取高校包括: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东南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上海科技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同济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宁波大学等高校,主要为985/211高校。

            另外,2018年起设立通信工程专业拔尖创新班,遴选出优秀本科生,配置优质教学资源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。

       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(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方向、集成电路技术及应用方向)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培养面向电子、信息等工程技术领域,具有扎实的数学、自然科学基础,系统的电子信息专 业知识,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、外语能力、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,能跟踪本专业领域新理论、新知识、新技术,在嵌入式系统或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相应新技术研究、新产品设计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 人才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是国家双万计划全国一流建设专业、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,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一级博士学位授予点。依托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,教育部工程中心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、宁波市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。结合集成电路和嵌入式产业的人才需求特点,形成了有特色的“2+1+1”人才培养模式,实行“平台+模块+项目驱动”特色课程体系与“以赛促学”人才培养方式的有机结合,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,就业面很广,签约率达98%以上,毕业生实践能力强,工作上手快,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,从事嵌入式系统或集成电路等领域相应新技术研究、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。高薪资、月收入增长最快的本科专业之一,专业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0%以上,2020年考研与出国率达22.4%,2021年达24%。

      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(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向、智能网络与安全方向 )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是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国家级特色专业、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、浙江省优势专业,是宁波大学第一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,率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“第一方阵”。近三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,均列前30名(五星级)。入选首批教育部-华为“智能基座”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建设高校(全国仅72个高校入选)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依托移动计算与人机交互博士点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,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学队伍,其中高级职称24人,包括教授11人、博士生导师7人。教学研究成果斐然,建设了一批优秀课程和教材,包括国家双语课程和国家规划教材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推行小班化导师制教学,体现启发式多样化特点,鼓励并提供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,熟悉计算机、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理论、知识、技能和方法,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、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、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,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、工程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或综合应用、运用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。

            近几年毕业生主要在知名IT企业、金融机构、政府机关、科技企业等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,毕业生薪资水平在本校所有专业中居首。2021届升学率达30%,2022届升学率达34%,升入的高校主要为中国科学院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。

      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(电气控制方向,电力系统方向)

            专业星级:四星。创建于1993年,2006年建成宁波大学校级重点专业,2008年建成浙江省重点专业,2018年为市级优势专业,2019年获批了“双万计划”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,国家四星专业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面向电气制造领域,服务地方经济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。系统地掌握数理、计算机、电工电子、控制理论及电气工程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,具备电气控制或电力系统输配电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,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,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,能够在电气装备制造业、电力系统、电子信息等行业和科研院所胜任工程科学研究、产品设计研发、生产运行维护、工程组织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。

            特色优势:

            1)专业定位立足地方产业

            立足地方产业,强化电气控制及技术和供配电系统及应用方向的人才培养。

            2)“平台+模块+创新驱动”的人才培养模式

            以OBE为教学理念,学生通过通识课程、专业基础课程的平台知识学习,专业模块的训练,在创新创业、校企合作基地开展实习实践、创新创业、科研成果培育、学科竞赛等活动,满足“企业零时间上岗”的需求。

            3)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

            “优势产业、科学研究、专业建设”三方联动、深度融合,在电器装备制造、工业电气自动化等方向形成了教学特色。如在机器人控制方面,形成了教师科研、专业教学、学生竞赛及地方服务一体化的产学研框架。近年来,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。

       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于2021年6月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全国260多个光电专业仅有13个通过该认证。专业具有一支由国家万人/国家优青/省特技专家/省万人等人才组成的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科教融合师资队伍。专业负责人戴世勋老师获得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,入选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本专业以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,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,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光学、光电子学与信息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,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、国际交流能力等良好的综合素质,能胜任光电仪器、光学系统、光通信和光传感系统的研究、开发与应用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。

            专业实施小班化、精品化教学模式,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平台,通过科研助力教学、校企联合培养、小班化授课模式,构建了贯穿全过程,融入各环节的德智相融育人体系,依托开放互融的办学环境与激发潜能的创新文化,形成科教协同育人、研学全程贯穿的特色优势。

            依托一流的办学环境,研学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。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%,平均升学率约30%,大多数同学都就读于国内重点大学或研究机构,如浙江大学、上海光机所、中山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。就业公司包括海康威视、舜宇光学、嘉莱光子、永新光学、水晶光电及群创光电等大型光电类企业,另外,还有部分学生去了中国移动,宁波银行等知名企业。



(更新于2022年5月19日)